英语“国家”country、state和nation的区别
在英语里,country是一个不精准的词语。它更多是一个地域性的概念,可以指历史上的“国家”或者在渊源上曾有相对独立历史的地区。正因为它是一个广大的地域,所以country会既有“国家”之意;但“农村”也是这个词汇,其实country原始含义本是指农村广大地区。就像古汉语中“国”“野”之分也演变为了现代汉语中“国”的意义,只不过英语是“野”演变过来而已。在英国,有时候会说Great Britain一个country;但是,特别是很多苏格兰人会说苏格兰也是一个country。
Nation有国家之意,但更多的意思是作为政治性的民族。注意:不是种族,是近代以来形成的、具有共同政治意识(或者说认同)的人民(A People),有时候也翻译为国族。所以具有不同血缘、不同语言的人,有长期共同生活的历史和认同的,都可以被称为nation。Nationalism(民族主义)一词就是从此衍生。
State实际上是指政治构架上的国家,或者说整套国家机器。所以,说英国是One state, four countries/nations也是可以的。
现代中文里指的最多的国家实际上应该是一个英语复合词的含义:Nation-State。政治学中常常翻译为“民族-国家”。这个复合词将Nation和State两个具有政治含义的词汇联合起来了,含义有二:其一,这个国家的人民具有共同的政治意识;其二,这些具有共同政治意识的人民建立其了一套共同的国家机器。
在法律和正式的外交场合中,主权国家对应的英文单词是“State”,S还要大写。
国际法上,可以成为“State”的必须要符合几个要件:人口,领土,政府,军队,以及国家承认。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英国)主权国家层面上就属于“State”,台湾虽然某种程度上符合前四个要件,但是因为全世界只有很少的几个国家同台湾建立”外交关系”,没有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所以台湾不是“State”。
在美国等联邦制国家,“state”含义比较特殊,因为美国全称United States of America,这里的state指的是美国的各个州,在这种语境下提到的“state”往往对应的是“federal”或者”federation”联邦。
而“nation”最早是指出生地,而后更强调灵魂和精神层面的认同,拥有共同的历史,文化,语言等,类似“民族”的意思,可能是一个政府或主权体系下,也可能不是。
一个“nation”可以存在于不同的“State”中。比如,我们说的日耳曼民族,法兰西民族,他们虽然各自同属一个民族,但并不是必然的都属于德国人,法国人。希特勒是个奥地利人,但同时也是日耳曼人,是纳粹德国的元首。再比如,中华民族,指的是全世界各地的华人,而不问他们现在的国籍。还比如,朝鲜(North Korea)和韩国(South Korea),同属于Korea,但在国际上是两个“State”。
同时,一个“State”中也可以有不同的“country”,比如英国“Four nations is one country”就包含由海岛萨克森民族的英格兰,斯科特民族的苏格兰,科姆里民族的威尔士和爱尔兰民族的爱尔兰四个“country”。因为现在的英国是通过历史上的各种战争,婚姻和条约形成了现在的统一实体,四个区域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
“nation”又区别于国内的少数民族(Minority Group或者Ethnic Group)。
一个国家也可以只包含一个“nation”,比如日本,我们称之为“民族国家”,“nation state”。
有的“State”和“nation”在区域上重合,而另一些则不完全等同。有些地区至今国际地位尚不明确,比如巴勒斯坦,可以称为“nation”,但是否是”State”尚存争议。犹太人在以色列建国前散布于世界各地,可以称为“nation”但却不可以称为“State”,建国后,以色列有自己的国民、领土、政府、主权,同时也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所以现在是个“State”了。再比如克什米尔地区,则既不是“nation”也不是“State”。
“country”就是特别泛指了,既可以指主权国家,也可以指拥有高度自治的地区,也可以指地位不明或者有争议的地区。无论是“国际联盟”(League of Nations)还是联合国(United Nations)都将“country”定义为“能够独立行使法律管辖权”。例如,波多黎各和关岛同属于美国的自治邦,但既不是美国的一个州也不属于美国的某个州管辖,无需向联邦政府纳税,因而也不具备投票权,一般而言作为“country”可以与美国并列,是没有问题的,但加利福尼亚州,德克萨斯州,纽约市就不能跟美国同列了。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台湾地区,由于可以独立行使其法律管辖权,所以在英语中被称为“country”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总的来说,由于历史,政治,法律和文化的多样化,国际社会的各种政治实体形式表现的丰富多样,纷繁复杂,绝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而不同的语言也总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很多情况下往往很难找到意思完全重合的翻译,产生误解和歧义也就很正常了。
简而言之,state侧重于政府,nation侧重于民族,而country侧重于领土。
再说country、nation和state的差别
“国家”一词在英文中有这样的表达:country,nation以及state,这三种表达在语义上各有侧重,一是指一个国家的山川大地、森林河流等自然地理特征,侧重地理意义的行政区划;二是指生活在某一片土地上的族群,这个“国”是某一特定人群在某种文化意义上的共同体;三是指统治国家的政权,以政府为代表的整个上层建筑体系,侧重于政治学意义的表述。
大家所说的“爱国”是要爱country和nation这个“国”,而非state这个“国”。爱country,也就是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热爱这片土地上的壮丽山河。所以,诗人艾青有言: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爱nation,就是要热爱世世代代在这片土地上的繁衍生息的人民,他们往往有着共同的历史、语言和风俗习惯。这两种意义的“爱国”都来自于人们内心一种朴素的情感,是一种对生于兹长于兹的土地的眷恋和对我之所以区别于他者的文化意义上的身份认同。
而state即国家的政权,政府等上层建筑,这些东西没country和state之类的“国”那种与我们的先天存在的亲近关系。近代政治学和国家理念揭示了民众和政府的本质关系是一种契约,民众出于保障自身的权利不受侵犯和维持社会整体的安定愿意,遂拿出一些自由的权力来结成政府,并认可政府的管理。这种契约关系并不能够引起任何爱“国”的联想,政府给民众提供各种福利并不是对他们的恩赐,而是缔结契约关系时的承诺。民众并没有义务也没有必要去爱这个政权!但是,中国的统治者却把country、nation和state这三个词的含义压缩在一起称之为“国”,于是就造成了很多有意或无意的误解。人们在大多数情况下忘却了country和nation意义上的爱“国”,而被强制灌输state意义上的爱“国”,这就导致中国人在讨论爱国主义问题的时候常常头脑发热,往往存在着时空错位、概念混淆的困境。难怪有人会要发出感叹:爱国,爱国,多少罪恶假汝之名以行! 袁伟时先生称这样的爱国教育是让学生“喝狼奶”。
索尔尼仁琴先生的爱国就不是爱state,苏联崩溃后叶利钦总统邀请他回到祖国俄罗斯。索氏一下飞机,出人意料地俯下身来,用双手抚摸着故乡的泥土,这就是country意义上的爱国。他沉痛地说:“我到这里向这块土地哀思,成千上万的苏联人当年在这里被杀害,并埋葬在这里。在今天俄罗斯迅速政治变革的时代,人们太容易遗忘过去的受害者。”这是他在nation意义上的爱国。肖邦在背井离乡的时候怀揣故土,普法战争时期阿尔萨斯省乡村小学学生用法语上的最后一课,以及项羽在乌江边“愧对江东父老”的感叹,都是古今中外爱国主义的生动体现!
了解了爱“国”的不同含义,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到我们到底要爱哪个“国”,让我们的爱国主义真正充满理性,让我们理解并意识到爱国者可以有自身尊奉的价值主张和利益诉求。
有一次我跟老美聊天,说起以前中国割资本主义尾巴时,不准农民养猪。我当时不假思索地说:“The country didn‘t even allow peasants to keep their pigs(国家甚至不允许农民养猪)。”
老美疑惑地说:“You mean the state(你是说国家)?”
这下轮到我糊涂了:“What(你说什么外文)?”
他说:“country怎么能禁止农民养猪呢,一定是state啊。”
我更糊涂了:“country和state,不是一样的吗?”
他忙解释说:“哦,country和state是都指国家,但country是更广泛的概念,指土地、人民、文化这些比较虚的东西,而state则意思更偏近政府,接近比较实的权力。”
我这才明白过来,从此留心观察,发现果然如此。虽然词典里把country和state都翻译成“国家”,但美国人自己使用起来,还是分得清清楚楚。
比如美国的立国原则之一“政教分离”,英文叫“separation of church and state”,意思就是国家权力和宗教事务不得相互干涉。由于与权力有关,所以必须用state。
如果叫“separation of church and country”,那就是说美国要向宗教说拜拜了。据说有83%的美国人信教,那他们还不都得造起反来!
又比如肯尼迪在总统就职演讲中的名言:“Ask not what your country can do for you - ask what you can do for your country (不要问国家能为你做什么,要问你能为国家做什么)。”
他就是用country来激发美国人的爱国之情,因为跟country相联系的,是辽阔的土地、奔腾的河流、高耸的雪山、迷人的拉斯维加斯,是富兰克林、爱迪生、马丁路德金、小甜甜,是《独立宣言》、《草叶集》、互联网、《美国偶像》。
Country这个词会让普通美国人有认同感。如果他胆敢在这里用state来指国家,“不要问政府能为你做什么,要问你能为政府做什么”,那恐怕不用等到两年后的达拉斯,当场的卫兵可能就恨不得一枪把他崩了。
电影《Enemy of the state》的中文译名,最明显地表现了中国人把握不好这个区别。这部电影是说美国国安局如何滥用权力,动用国家力量,去迫害普通公民,因此题目只能用state,因为电影里被迫害的普通公民,并没有得罪全体美国人,而只是被国安盗用了强大的政府力量来追杀。中文把它译成《全民公敌》,好像片中的主角是像被美国国会投票通过、宣布为全民公敌似的,硬生生地从state的敌人,被“country公敌”了,实在是把外公当爷爷、把小舅当大伯,不能过也。
反过来,英文对中文“国家”的翻译,一般都比较贴切,比如“战国”,是Warring States,而不是Warring Countries。这个翻译把握住了古汉语的“国”,要么指政权,要么指都城大邑,但就是不指现代意义的“国家”。比如“国人暴动”,不是说全国人民暴动,而是指都城里的人暴动;岳飞背上的“精忠报国”,要报的不是民族意义上的国家(民族国家在英文里还有个专门的词nation,不过那扯起来就更复杂了,本文暂且按下不表),而是赵宋官家。
比如陈志武教授,是我非常佩服的经济学家,有一次他建议说:“直接分红,把国有企业的利润分给老百姓。”这建议我举双手赞成,因为国有企业么,国家所有,主人是我们全体人民,它的利润,当然也应该分我们一份。可我再一查,国有企业的英文是state-owned enterprises。
维基解密也泄密说:国际惯例中,国有企业仅指一个国家的中央政府或联邦政府投资或参与控制的企业;而在中国,国有企业还包括由地方政府投资参与控制的企业。“也就是说,国有企业不是国人拥有的企业,而是政府拥有的企业,因此,利润当然应该全归政府,而不是老百姓。想把它分给老百姓?只能指望政府发善心。这可不是欺骗、抢劫,人家白纸黑字写好了的,顶多算阳谋。
当然,还会有很多情况难以判断,比如“中国人的强国梦”,到底强了国家还是政府?“国富民强”,到底富了国家还是政府?这个我的学问太浅,都回答不出来,因为这里的“国”对应的更可能是英文的nation,比如《国富论》的英文就是The Wealth of Nations,因为nation含有民族的意思。
我经常听见的一句话“现在国家政策XXX“,没人觉得不自然,但是国家显然不是一个实体化的东西,只能由政府来制定政策。
大家爱国也一样,热爱自己的祖国和人民,country和nation,而不是特定的某个政权state。
来源网址:http://news.xixik.com/content/670fbc5532ca44f2/